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步伐逐渐加快,电梯行业的发展依然迅猛,项目采购量持续提升。
加之电梯往往是采购单品中价格最高、技术参数最复杂的品类,品质问题又与业主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。因此,采购人需要提升电梯采购专业知识,一方面保障采购质量,另一方面为项目降低采购成本。
(资料图)
本文就从前期选型、中期采购、后期交付三个阶段,梳理电梯采购各个环节的避坑指南。
货比三家:合适的才是最好的
在采购电梯时经常会有这种感觉,要么觉得电梯买的太贵,选配的很多部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,白白浪费钱;要么觉得电梯品质与项目档次不匹配,业主使用体验不好。
这就需要采购人从品牌定位、规格参数、功能选配、装饰选配四个方面做足功课,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采购工作中。
首先,对电梯品牌有所认知。
国内的电梯品牌主要分别3大类:外资品牌、民族品牌和其他品牌。其中外资品牌又包括以日立、富士达、东芝、上海三菱为代表的日系品牌,和以蒂升、奥的斯、通力、迅达为代表的欧美系品牌,这些外资品牌占据着7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民族品牌中,博林特电梯、广日电梯、西子电梯等在产品方面借鉴了一线品牌的过硬技术,同时发挥了本土企业良好的维保服务优势,可以达到国内市场份额的20%以上。
除此以外,还有数百家电梯公司扎根区域,与本土项目绑定紧密,主要经营当地业务,形成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,占有5%~8%的市场份额。
选择品牌时,需要了解熟悉一定的品牌特征和产品优势,但切记不要一味迷信大牌。
其次,了解电梯的各项参数。
选择电梯的第一步,是要根据项目情况,适配不同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。通常来说,住宅和公寓的运行速度更慢,载重需求更低,而写字楼和酒店的速度要求更快,载重量也会更大。
另外电梯的机房设计也是一项重要规格参数,目前主要分为大机房、小机房和无机房三种。电梯的曳引机又有传统涡轮涡杆和新型永磁同步两种。
再次,选定功能配置。
电梯的功能选型,是对电梯的个性化操作进行选配,主要包括控制方式、信号装置、专用功能、货梯功能、高端功能、观光功能等方面。主要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情况。
比如酒店考虑到住客安全,需要刷卡才能前往指定楼层,这就要在功能选配时,向电梯厂家提出需求。再如,疫情期间电梯厂家研发出具备自动消杀、通风换气等功能的电梯,同样是功能选型的一种。
这里一定要注意适配,不要随便选择一个用不到或者使用频率较低的功能。
最后,选定装饰配置。
电梯的装饰选配,包括轿门、轿壁、吊顶(天花板)、地板、扶手等部位的个性化选择,可选范围有材质、颜色、尺寸、处理工艺、有无增配等。装饰选配决定了电梯的外观颜值,因此要选择最契合项目风格的装饰,不宜太少,也不宜过多。
身兼多职:采购电梯要有“三板斧”
要想把电梯工作做到位,采购人通常要具备三项技能:懂工程、会沟通、能谈价。
懂工程,是因为电梯采购涉及大量土建要求,只有熟悉各项标准,才能买到合适的电梯;
会沟通,是由于在采购电梯过程中,要与工程部、设计部、成本部进行多方沟通,当各部门需求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,要能够从中协调,权衡利弊。
能谈价,则是采购人要做好本职工作,通过合理的降本方法,节省采购支出。
1、提前明确各项土建要求,减少安装成本
采购人员在选品之前,如果能够熟悉项目的土建参数,详细了解电梯的安装标准,把准备事项前置交底,将大大减轻后期的协调工作。
采购阶段需要核对的基本土建参数包括井道尺寸、顶层高度、底坑深度、机房高度等等,并由此确定电梯的轿厢尺寸和开门尺寸。
需要特别注意,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,对井道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,进场安装的工序也有所不同,采购要提前与设计、工程部门达成共识。
此前就有某个项目因为没有准确测量底坑的深度,采购的全是没有底坑通道门的电梯,直到安装前才发现尺寸不对,深度超过了2.5米,按照规定要增配底坑通道门,于是采购部又重新下单。如此反复,不仅增加了额外成本,还造成了工期延误。
具体的井道土建要求如下:
2、前置进行部门信息互通,降低沟通成本
在采购电梯时,采购人需要频繁地与工程部、设计部、成本部打交道。
其中工程部可以从土建和技术的视角,对电梯的技术参数提出专业建议,做好针对性的筛选。设计部则要把控装饰选配,避免增加非必要的装饰部件,同时做到不漏选、不错选,确保制定的装修方案顺利呈现。成本部从经济指标角度给出合理的价格区间,遇到明显过高或过低的价格,及时提出质疑并查找原因。
3、提前拟定采购方案,有效降低购买成本
最后回到采购人的本质角色。由于电梯部品的单价和总价都相对较高,因此对成本的把控更要做到严格与合理。通常来讲,招标采购和集采联采,是电梯采购的常用方式。
如果采取招标形式,需要注意招标公告、招标条件、招标流程的提前确定,对报名供应商做好回标和答疑工作。到了评标阶段,采用两轮报价的形式,从商务标和技术标两个维度进行筛选,尽量拉通工程、设计、成本部门同时进行评标工作。
另外对于小体量的开发项目而言,集采和联采同样可以起到有效降本的作用。集中采购是以公司集团为单位,统计近1-2年开发项目的电梯总数量,进行集中采购,降本幅度约为5%~10%;联合采购则是多家房企组成采购联盟,统一采购某品牌电梯,因总量客观,降本幅度普遍可达到8%~15%。
善始善终:交付工作细节多多
电梯和其他大多数采购品类不同,签下合作订单的那一刻,才是电梯采购工作真正的开始。
1、准备工作做得好,电梯进场效率高
从合约生效开始,采购人就要投入到电梯的交付工作之中。在电梯抵达工地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:
土建情况复核:电梯公司根据土建进展情况,适时对电梯井道施工情况进行检查,配合土建施工单位对电梯井道进一步复核。
临时设备准备:电梯到货前电梯公司与开发商及总包配合,完成工地临时设施的准备,如临时办公用房、施工人员食宿用房、临时仓库用房等。
安装准备工作:完成安装前期准备工作,包括厅门护网的搭设、安全设施到位、安装工具到位、电梯样板架的制作、安装人员全部到位。
出具检查报告:电梯到货前一周,电梯公司与开发商、总包单位协商安装进度计划,提交现场检查报告。
2、协调好设备和人员,省去后期安装烦恼
电梯顺利交付的第一步,是货品能在约定时间准时、安全抵达工地现场,这样才能给后续安装工作开个好头。一般来说,电梯整个运输过程共有5大关键节点:
3、成品储藏保护好,安装交付质量高
对于到达工地现场的电梯,严格的存放和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。
首先,项目工地现场需要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库房,库房面积根据电梯数量确定。库房应安置门窗,保持良好的通风、防潮。
其次,设备到现场后,应立即开箱进入库房,规范摆放,防水、防潮、防盗、防晒。如现场条件不符要求,最低限度要求将所有到场设备箱体完整,合理摆放,存放在建筑物内(防雨)。必须暴露在露天的设备箱体,尽量保持完整并用防雨布包裹。
如果需要临时用梯,厅门大门套用木夹板或细木工板封闭保护,厚度不小于10mm。轿箱内除开关、灯具部位外,其它部位用木夹板或细木工板封闭保护,厚度同样不小于10mm。
4、设备资料交付到位,高效完成采购闭环
等到电梯安装完成,就可以开始对设备验收,并进入交付阶段。电梯的交付分为设备交付和资料交付。
首先由电梯公司验收设备,试运行后对电梯的机械和电器进行全面验收,验收按照电梯公司制定的工艺标准检验,验收合格出具电梯公司的质量验收报告。
电梯公司验收之后,开发商会同电梯公司质检科进行各项验收报告内容的检验,并对电梯外观及功能进行检验。最后,再由质检站按国家颁发的电梯质量管理标准进行验收。
当所有验收均合格通过后,开发商需领取技术监督检验部门的检验报告,做注册登记,领取准用证。填写《移交设备审批表》,双方盖章(签字)确认后正式履行移交手续,提供竣工报告并将相关资料存档管理。
需要注意的是,所有安装工程的资料、记录需按照“一梯一档”管理归档。
踩坑高发:后期维保不可忽视
即便电梯已经安装到位了,各项资料也顺利交接完成,但还有一项工作绝对不能忽视,那就是电梯的维保。这也是很多人踩过坑的地方。
从大多数采购人的经验来看,电梯维保最容易出现的3个问题:
一是找人难,电梯需要修理的时候,经常找了这个人,推给那个人,一圈下来还是没找到负责人;
二是进度慢,甚至会遇到电梯报修了一个星期,没人来处理的情况;
三是收费高,经常会出现买电梯的价格不高,但维保收费却贵得离谱的现象。
要想杜绝在电梯维保阶段频繁踩坑,同样可以从3个方面,对电梯公司进行查验:
一是维保驻点分布是否合理,最好项目能够设置独立的维保驻点,同时在驻点配备一定数量的易损件,方便及时更换;
二是有没有“专人专梯”的管理制度。品牌电梯厂商,都会对电梯进行周期性的巡检和维护,并定期做好检修和保养工作,保证电梯高质量安全运行。
三是维保团队是否专业,维保制度是否完善。
总结
电梯采购是一项综合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,如果能够将电梯采购的各项细节处理好,再去从事其他品类的采购工作,自然可以游刃有余。
想要做好电梯采购,除了自己摸索诀窍,从旁人的经验或教训中总结自己的方法,也不失为一个高效的捷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