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原标题:“破”出人才无限潜能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真心爱才、悉心育才、倾心引才、精心用才,求贤若渴,不拘一格,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。育才造士,为国之本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牢牢牵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“牛鼻子”,进一步释放主体活力、破除管理痛点、消除发展顾虑,真正让人才各得其所、各展其长。
充分授权释放用人主体活力。人才好不好、怎样用才好,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。要立足实际,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,着力破除“不敢授、不愿授”思想束缚,着重在完善配套政策上下足功夫,真正打通向下授权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明确政策要求、标准条件基础上,合理简化审批程序、优化要素配置,以权力“减法”换取活力“乘法”。越是下放、越要监督。发挥政府、行业、社会等监督主体作用,完善书面承诺、追责问责机制,避免“一授了之”“一放了之”“放而不管”,确保下放权限接得住、用得好。
科学评价破除人才管理痛点。当前,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、唯奖项等现象在人才评价管理中仍不同程度存在,亟需挥好人才评价“指挥棒”,加快完善市场化人才评价体系,着力打破论资排辈等评价管理隐性壁垒。“破四唯”更要“立新标”,要兼顾专业性、创新性和实用性等因素,让人才评价更合理、更全面。改变片面将论文、专利、项目、经费数量等与科技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做法,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、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,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、出好成果。
松绑减负消除发展后顾之忧。科学研究等创新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,唯有真正替人才松绑才能充分释放人才潜能。系统梳理各类人才计划和考核制度,通过优化整合、迭代更新,赋予高层次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、更大经费支配权和更大资源调度权,避免耗费不必要的精力,让人才静心搞研究、专心做学问。充分考虑人才自身意愿、爱好和特长,放手让其挑重担、接重任,积极鼓励创新创业,区别对待失误失败,不搞求全责备、吹毛求疵,让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。健全完善人才联系服务制度,在职称申报、资金兑现、关键小事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服务,当好人才“服务员”“店小二”,切实消除人才发展后顾之忧。
(作者:蔡灵剑 单位: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委组织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