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家门口开了袜子加工厂,年轻人可以当技术工,年纪大的可以干包装。”近段时间,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,在临泉县滑集镇梁王村附近传开,吸引了不少村民前去应聘。
4月10日,记者慕名来到这家名叫屹工坊的袜业有限公司,车间里织袜机隆隆作响,院内物流车装满产品准备发车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企业负责人杨洪波告诉记者,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滑集镇劳动力资源丰富,去年,他带着技术和高档针织袜机等先进设备,来到滑集镇寻求发展。短短几个月,就完成机械安装、招工等事宜,眼下一切步入正规,生产销售两旺。
“我们主要生产男女袜、运动袜、连裤袜等,产品远销美国、加拿大、欧洲各国。预计年产量7000万双,产值可达1.2亿元。”杨洪波介绍。
杨洪波是浙江诸暨人,之前一直在家乡做袜业生意。谈起与滑集镇结缘,杨洪波介绍,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规模大,高峰时期拥有10万从业人员,其中30%来自临泉、阜南。“我的厂子以前有不少临泉籍工人,他们结婚后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。我便想着工厂跟着劳动力走,来临泉办厂,用工有保障。”去年,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我市产业扶持东风,杨洪波来阜创业。
“当时,我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生产场所,一个偶然机会得知滑集镇有意盘活镇村废弃厂房资源,我见一个家具厂厂房能够满足生产需求,当即便敲定下来。”杨洪波介绍。
家门口开了个工厂,不用出远门就能进厂上班,滑集镇大王村35岁的李兵家聊起眼下的生活,脸上洋溢着幸福。他介绍,他和妻子以前在诸暨的袜子企业工作,随着年龄增长,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,夫妻二人一直在寻找返乡就业的机会。去年,屹工坊袜业落户滑集镇,他和爱人凭借过硬的技术,进入企业,很快成为业务骨干,两人月收入过万元。“不比在外面打工拿钱少,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,返乡就业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。”李兵家说。
除了招聘技术工人,企业还为高龄、残疾等困难群体提供一些灵活就业岗位。62岁的孙多云行动不便,在包装线负责袜子翻面,轻轻松松也能拿到几百块钱,平时还能跟工友说说笑笑,他坦言很满意。
“我们紧抓产业转移机遇,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,带动周边居民就近就业,实现政府、企业、村集体、就业群众多方共赢。”滑集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。